多抓鱼:一个快速成长的二手贩子

作者:Vera

多抓鱼:一个快速成长的二手贩子

一家从Excel里长到线上的二手书店 

多抓鱼最开始就是在内容里长出来的。在它还只是靠Excel给客户卖书时,就是如此了。把时间倒回2017年3月,当时的多抓鱼还是一个只有47个人的微信群,产品则是一个excel表格。

从微信群里收来的二手书,由多抓鱼员工手动输入书名、简介、作者、售价、原价、卖出者等核心信息,变成一张表格供买家挑选。有趣的是,简介被放在了书名后的第二列——甚至是在作者的前面。多抓鱼员工会摘录下一句豆瓣短评,用来打动买书的人。

早期在多抓鱼买卖书的,都是多少带点文青的搬家用户
文青总是不愿意贱卖陪伴过自己的书本,但因为搬家,总会有些难以带走的东西,那就卖给多抓鱼吧。毕竟早期的多抓鱼收书的价格可比称斤卖的废品站要高多了。

于是就卖出了感情,下次买书也愿意多看多抓鱼两眼。阿鱼就是这么攒起了自己的种子用户。5月,多抓鱼终于有了第一版成型的产品,用一条微信推文,向世界宣布了自己的诞生。

没错,这就是多抓鱼作为一家公司与这个世界的第一次照面。像创始人猫助说的,“正式写一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”而已,云淡风轻得很。大概也和创始人的职业经历有关。

创始人猫助在做多抓鱼之前,已经在搜狐、知乎、闲鱼等互联网大厂做了8年的内容和市场。对于多抓鱼以这种轻飘飘甚至略显草率的方式面世,她是这么说的:

去多了类似的空洞发布会,我应该再也不会做那种宾客拿车马,承办者拿回扣,钱都用在毫无意义的装饰上的活动。只有主办方自己在台上声嘶力竭,所有参与者都未曾有「见证感」的激动,那算是什么活动,无非是花钱自娱而已。

……自己做公司后,我开始觉得这些都并不真正重要。甚至可以说市面上绝大部分的 campaign,哪怕是市场行业内褒奖很高的那些,都是毫无意义的。在这个产品和用户之间越发不存在任何中间渠道的当下,没有什么脱离产品的 campaign 会带来实际上的用户价值,更没有什么公司可以靠一条广告起死回生。

——猫助广播《做一家叫多抓鱼的公司(一)》

这个观念一直保持到现在。
多抓鱼的公众号几乎就是这个品牌宣布自己做了什么事、什么活动的唯一渠道。

2017年10月9日,多抓鱼开放了全国10城收书买书;
2017年12月8日,走向全国;
2018年12月25日,有了自己的app,终于不再是一个只靠网页/小程序的二手书贩子了;
2019年12月24日,从买卖书走向买卖生活百货和电子产品;
2020年1月10日,多抓鱼有了自己的货币——「鱼」;
2020年3月31日,开出了第一家线下实体店;
2020年10月23日,开始了循环服装的生意;
2020年12月26日,把门店开到了上海;
2021年7月30日,循环服饰商店开到了线上;
2022年1月1日,北京的三里屯新店开始营业;
2023年6月30日,北京三里屯店租约到期关闭。

没错,这些消息基本上都能、且只能通过多抓鱼自己的社交媒体看见。

它把品牌到用户的信息,做得太DTC了。

这可能也是多抓鱼发展到今天,像我开头说的那种割裂的品牌印象、愈演愈烈的原因:知道或者尝试使用过多抓鱼这个品牌的人,和关注并认同、长期使用多抓鱼的人,以品牌媒介渠道为界、划成了两边。大众范围内的愈发不满、品牌媒介中的愈发喜欢。

两拨人,构成了现在多抓鱼品牌力的极与极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多抓鱼选择的这套DTC传播模式不好。事实上,这套模式是非常自洽于多抓鱼的商业模式的。

循环与品牌的本质都需要信任 

这个商业模式如果用一个词概括,那就是“信任”做二手循环的商业模式、或是做一个叫多抓鱼的品牌,本质都与信任强相关。
具体到多抓鱼的生意是怎么运行的,有三个关键词可以帮助理解。

关键词1:C2B2C(消费者到品牌,再到消费者)

这是多抓鱼最基本的业务模型。

用户卖东西给多抓鱼—多抓鱼鉴别处理—再卖给需要的用户。

被夹在中间的多抓鱼是一个交易的平台,一个品质品相的保证——而保证品质品相,就是“品牌”这一概念的基本功能属性。

不一样的地方只是在于,多抓鱼是在二手旧物领域做品牌,而二手旧物往往是很难保证标准化的品质品相的。这就需要多抓鱼的鉴别处理:筛选出那些相对可接受的旧物,然后翻新处理它。

这里面,是有一个二手物品被「品牌」再次「标准化」的转变的。再回过去看多抓鱼的业务品类,为什么是书?因为书是一个高度标准化的品类。后来的二手电子产品能做好,也是因为商品本身的标准化程度是很高的。而后面拓展到家居百货、服装,为什么口碑不行?也是因为这类的非标性更强,多抓鱼在中间做的这个“2B2”的过程,其实对于用户判断这件东西是否值得购买、要不要在多抓鱼这里购买,帮助并不大。这为多抓鱼的二手生意埋下了隐患。

关键词2:社区感

“社区感”也是多抓鱼被一部分人称为“生活方式品牌”的原因。生活方式是一类人的生活方式,社区是由一群相似的人建立起来的社区。

早期的多抓鱼只接收人文社科、商业类的书籍,直到今天,这两大领域依然是多抓鱼在售的大类目。这是有“吃一堑长一智”的思考在背后的。早期的多抓鱼什么书都收,结果收来了根本卖不出去。

后来多抓鱼就开始挑选自己经营的品类了。“

一家书店的气质是由它不卖什么书决定的。在我们还很小、循环也不是很完备的时候,一定要保持这群人的口味是相通的,才能让信息交换效率更高。——from猫助在这样的基础下,多抓鱼自然就聚集到了一群阅读趣味、生活观念甚至消费观念都差不多的用户。
另一方面,多抓鱼的产品设计也在不断强化着社区感。
比如每本书都可以看到买卖的人,卖给多抓鱼的书找到下家了也会给你一个小提醒;

再比如多抓鱼的硬通货“鱼”,游戏化地标记出用户在多抓鱼的参与深度,同时还能作为预定下抢手二手书的到货优先购买;

关键词3:反向定制

这是多抓鱼发展到现在,以品牌的规模效应撬动书籍市场供需关系的重要证明。最开始的时候,多抓鱼是通过定价算法来动态平衡自己的供求关系的。也就是说,在买家一端、对一本书标记“想要”的人越多,那多抓鱼可以给卖家提供的价格也就越高。

到了现在,多抓鱼已经不局限于二手市场这一亩三分田,它甚至深入到了推动再版这一步。想要的人越多,多抓鱼就直接反馈给出版方考虑再版。例如这本《以利为利》,多抓鱼联系出版方再版后在多抓鱼独家首发,立马售罄;再印再发,甚至还带上了多抓鱼定制腰封,很强大。

这对中国的出版业来说,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发展方向。像多抓鱼这样可以快速得到用户需求的互联网平台,能够即时对书籍市场给出判断、作出调整,以此倒推供给方加大或减少供给,岂不是更高效的书籍流通方式。

多抓鱼的品牌优势,可能是“话痨” 

讲完多抓鱼在业务模式上的优势,再来讲多抓鱼做品牌的优势。

一个做内容和市场出身的创始人,
用做内容的思路来做一家循环商店,
是很合理的走向。

具体到多抓鱼身上,可以发现,它简直是一个不要太有表达欲的品牌,表达欲高到可以称得上“话痨”的程度。可以分几个阶段来看。

品牌发展早期,将它的特质都归功于创始人的性格特质,当然没什么问题。毕竟多抓鱼早期的推文活动,基本上都是猫助一手操刀、亲自写下的。这个叫做「多抓鱼之助」的署名,前面很多截图里都可以看到。就包括2017年这则超有趣的招聘广告:

多抓鱼:一个快速成长的二手贩子

多抓鱼总是不吝啬表达又很擅长表达,公众号几乎篇篇十万加,这是多让人眼红的品牌互动数据。

再后来多抓鱼满溢出来的表达欲就更不局限于公众号了。20年的时候多抓鱼刚开始试水二手电子产品循环业务,买卖Kindle。他们开始写起了品牌内刊,随每一个卖出去的Kindle,一起流到用户脑子里。

可以说,长文本一直都是多抓鱼的擅长。而且基于长文本的表达能力,也和这门生意有极高契合度。一点耐心、一些情怀、一点理想主义——这些二手循环经济该有的品质,都通过长文本传递给了最核心的那波用户,让他们成为品牌的忠实拥趸。用户在多抓鱼下单时,买的不仅仅是一件二手物品,更是一种循环的生活方式、一种可持续的环保价值观、一种积极正向的情绪价值。这些都是多抓鱼通过做内容化的产品运营,提供给用户的附加价值。

四、多抓鱼还是一家很会做POP-UP的创意热店 

照例要讲到多抓鱼的营销动作。把品牌的内容能力转化为各式各样的线下活动,我从未见过如此爱搞快闪的品牌。多抓鱼没有品牌campaign、只有POP-UP,自己搞搞、和别人一起搞搞,搞得风生水起。这其实和前面讲到的关键词“社区感”,一脉相承。重视和用户的面对面交流,各式各样的线下活动,就是多抓鱼爱的证明。

1.  立自己的品牌

根植于品牌的核心业务,多抓鱼办起周年纪念活动不可谓不走心。一周年的「书中生物展」,把员工从二手旧书里发现的各式各样的“赠品”,拿出来办了个展。

例如在《蔷薇岛屿》中找到一张高考答题卡,背面写着一封信,信中提到「感谢你借给我的书,但是比较可惜,看完了我也没有能沾染一丝文艺的气息」;例如在《投资最重要的事》中找到了折得整整齐齐的 LOUIS VUITTON 购物单据;例如在厚重的《算法导论》中夹着簇簇新的两千元压岁红包;例如书中有许许多多的情侣合影,但在我们联系前主人获得展览授权时,发现大部分人都已经分手。

——摘自多抓鱼的展览预告

多抓鱼把这些瞬间留存下来,让人突然就感受到了旧书的温度和价值,把二手书背后的人、故事展开在观众面前。

它巧妙地强化了旧书的故事感、人情味,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家对于二手书脏破烂的刻板印象。以北京为起点,多抓鱼将这个一周年展又搬到了南京、上海、杭州,巡回展演。

五周年的时候,多抓鱼找到中国邮政大费周章地搞了一个定制邮票,信封和一封“不太适合在公开场合发表的信”,寄给了用户们。换回来一堆信。

2.  搞文艺的联动

前面讲到说,文艺青年算得上是多抓鱼的种子用户群体。大概也是“书”这一门买卖的特殊之处,走到今天,“文艺”也一直都是多抓鱼的一大品牌印象。回过去看,多抓鱼是有在通过一系列的文艺联动,将这种印象不断强化为一种品牌特质的。2018年多抓鱼才一岁大的时候,就和当时大火的漫画作家匡扶摇,联动创作了一个多抓鱼的同人漫画,讲了一系列在一个虚构的多抓鱼书店里发生的故事。

多抓鱼是会选联动合作方的。艺术家也好、机构也好、活动也好,都是基于自己品牌本身的业务,从没跑过题,一边加深自己的文艺印象、一边把自己二手书店的生意卖出去。

3.  做品牌的生意

什么时候也开始做品牌的生意了呢?大概是多抓鱼自己的品牌形象已经足够清晰,清晰到可以给其他品牌提供一些价值增益了。多抓鱼于是就真的变成了一个好会搞POP-UP的创意热店。2022年9月的时候,多抓鱼接受南京IFCX的邀请,在这里办了一个“小小避难所”,给这个商圈注入了一点多抓鱼的文艺魔力。

这会让人打心里觉得,多抓鱼不止是在赚这一份钱,而且是真的有在思考和探索,二手循环这门生意可以结合到哪里,商业的力量可以为可持续的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,提供哪些规模化、场景化的助益。要我说,这才是多抓鱼在做的这门生意,最性感的地方吧。

 关于未来,答案在风中飘 

夸到最后,也要讲讲鱼现在面临的现实问题。如开头所说,核心用户与大众用户之间,品牌印象的割裂感已经很明显了。多抓鱼走到今天,似乎成了一个口碑极差恰烂钱的二手书贩子。

又因为多抓鱼的商业模式实在特别,在国内也很难找到近似体量的一家公司作为参考系。不妨回到猫助创业的初心,多抓鱼最开始的对标对象,一家叫Bookoff的日本二手商店。

BOOK OFF是我的二手启蒙店。有的二手店就是很旧,你一进去就知道它是二手店,因为味道真的是非常地大。还有一种店虽然它的选品非常地好,但如果你不懂行,或者是那个店主对于自己的品位非常在意的话,你就会感受到非常大的压力。

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BOOK OFF,BOOK OFF就像照片里的样子,像一个超市一样,非常地干净。

我非常想在中国也开一家这样氛围很轻松的二手店,你可以把书直接卖给我们,我们当下检查完后就会付给你钱,这样交易效率就很高,我们翻新审核之后会再次上架销售,它就非常地标准化。这就跟在一般的电商里面购物一样,去选购自己喜欢的书就可以了,也不用讨价还价。

——摘自猫助的一席演讲

猫助成功地做出了一家线上版的Bookoff,却也迎来了这种模式在中国语境下的水土不服。

原因1:线上线下是两套盈利逻辑

Bookoff本身就是一个线下实体商店,因为日本在出版业、互联网行业发展等等方面的差异,互联网产业模式并不曾对Bookoff的商业模式有过极大冲击;而多抓鱼从线上起家、往线下发展,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探索阶段,才发现,原来在线上已经走通的那套盈利模式,放到线下因为场地成本、经营成本等原因,根本无法实现收支平衡。多抓鱼线下店的盈利,靠的不是规模最大的二手书业务,循环服饰业务扛下了所有。

一个是高流通性的标准品、一个是区域流通链路更稳固的非标品,两个类目其实是两个运营逻辑,再结合到线下商业的复杂样态、2022年特殊时期的不确定性,多抓鱼北京店的倒闭虽然很可惜,但又能怎么避免呢?答案在风中飘。

原因2:巨头的马太效应让线上业务也更难了

在今年4月之前,微信小程序都还算得上多抓鱼较为重要的一大成交场景。4月以后,微信平台服务号改版,订阅类通知、推送被进一步取消,多抓鱼小程序的“到货提醒”功能被迫取消。

长期寄居在微信里的多抓鱼,不得不用各种办法完成一场大迁移,将用户转移到自己的官方app里。但如大家所知,中国互联网就是一个高度聚集的大模型,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已经被巨头们定型到可能多下一个app也有不少决策成本在里面的程度,多抓鱼的用户因此流失了多少?答案在风中飘。

原因3:循环理念更像是一种时尚单品

这也是多抓鱼要面对的最底层的问题。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,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制造业产能极大过剩的大国。这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摊薄了大家的商品获取成本,另一方面也让大众更容易卷入快消的逻辑里,不管对象是消耗品还是耐用品。

换句话说,当买一件全新商品的成本都如此低廉、如此方便快捷之后,谁还会愿意为二手花钱呢?二手、循环、可持续的理念,似乎也就变成了精英中产们的某种时尚单品,作为一种满足其商业审美和文化趣味的符号存在。这也是多抓鱼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原因。

下沉市场不需要二手,多抓鱼图书以外的品类在定价上的高昂,也让品牌很难沉下去。当一二线城市的这部分用户人群已经极大饱和了,多抓鱼还能往什么方向拓展自己新的用户群体?答案在风中飘。

猜你喜欢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电话:130 1110 9409

邮件:info@juhxl.com

工作时间:9:00——19:00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知识星球
知识星球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